-
洛阳市社保中心在全省社会保险便民服务合作网点高质量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
日期:2023-02-28
来源:
为推动全省便民服务建设高质量发展,2月24日下午,省社会保险中心召开了全省社会保险便民服务合作网点高质量建设工作推进会。洛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社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马志荣、综合服务科科长范广卿代表洛阳参加了会议。
会上,马志荣主任以《社银合作“就近办” 社保服务“暖民心”》为题进行了典型发言。
2022年以来,洛阳市社保中心在省中心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推行“社银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有效拓展服务空间、延伸服务时间、提升服务水平,群众办事更近更快更便利。
一、“一体化”深度合作,把“银行柜台”打造为社保“服务前台”
我们借助银行网点布局广、设施全、服务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等优势,积极推进社保和银行的深度融合。一是银行出资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制卡机、读卡器等“七件套”,社保机构负责业务的指导培训。二是社保信息维护、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参保登记、参保查询、权益证明打印等15项高频业务,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直接办理,真正把“银行柜台”变成社保“服务前台”,银行“经办人员”变成社保“服务专员”,让群众在周末也能享有“不打烊”的社保服务。既给银行网点聚集人气,也给社保服务拓展了空间时间,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群众身边的社保,“1+1>2”的聚合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二、“一张图”全域贯通,把“首批试点”拓展为“全市规范”
一是我们依托过去已开展的委托银行经办社保的做法,首批选择10个银行网点,按照“通网络、配设备、定网点、报名单、搞培训、授权限、签协议”的方案进行统一部署。二是抓好网点建成后的培训。为高质量推进此项工作,举办了全市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政策业务和系统操作培训班,分批安排银行工作人员到市民之家社保窗口进行跟班学习,社保业务骨干深入社银网点进行现场指导,建立社银一体化服务工作群,对各社银网点业务经办中提出的问题由相关科室及时予以回复。三是以此为标准,作为后期县区网点建设的“施工图”,由市中心和市级行统一建设选址、设备购置、功能布局、事项授权等,以标准化引领规模化发展,快速将“首批试点”成果推向全市和各金融机构,最终建成214个服务网点,网点数量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高频业务“就近办”,通过社银合作办理业务达4.4万笔,社保业务咨询、待遇领取资格协助认证超过6万人次。
一年多来,社银一体化建设量质齐升,“工农中建交”“城商农商邮”多点开花,业务办理全领域贯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覆盖,城市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正在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快办事、好办事。
三、拓宽服务方式,把“简单办事”升级为“温暖服务”
我们一方面抓社银一体化网点建设,一方面积极拓宽服务方式。一是与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合作,专门打造了“洛阳移动社保服务车”,可直接进驻企业、社区,为参保职工和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制作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通过微信等渠道发布,全市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的名称和位置在地图上一览无余,实现了办事地点和业务范围精准查询、一键导航。三是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在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借助传播速度快、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与工商银行合作,制作两期宣传片通过抖音、快手等途径介绍社银一体化网点和经办的业务事项,点击量超30万人次,引导大家就近办理,解决了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让社保服务更加温暖温馨。
“社银一体化”是洛阳市进一步方便群众,实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的重要途径,开启了“群众得便利、社保提效率、银行促发展”三方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一年多来,洛阳的社银一体化工作,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洛阳现场会的召开,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下一步,我们将以社银一体化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在服务网点增量提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实现社保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的高效融合,将“社银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