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巩固,全区市场需求稳步回暖,新兴动能继续增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经济呈现“运行平稳、稳中蓄能”的恢复态势。
2021年,全区GDP完成193.4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22.7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64.1元,同比增长6.4%;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6.9元,增速8.4%。
一、农业
2021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大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26.13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8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24.26公顷;果园面积为75公顷。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034万元,同比增长1.92%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 |
粮食 | 吨 | 2974 | -12.5 |
夏粮 | 吨 | 1154 | -39.0 |
秋粮 | 吨 | 1820 | 0.4 |
蔬菜 | 吨 | 4067 | -21.0 |
二、工业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21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实现利税总额9917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金属家具 | 件 | 173625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570945 |
电线电缆 | 千米 | 5126 |
中成药 | 吨 | 40.8 |
分行业看,全区13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生产成恢复性增长,4个行业为负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增速呈现较高增长,增速分别为106.6%、57.3%、55.4%、53.3%、26.1%、15.6%、5.3%、14.4%、3.8%、3.5%;家具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3.5%、-9.6%、-13.3%、-20.8%。
三、固定资产投资、城区建设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7491万元,同比增长1.6%,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4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8%。
市政道路征迁建设加快推进。金业路(玄武门大街至滨河北路)拓宽改造工程拆迁工作大头落地。祥云路(机场路至后洞北路段)、晨宏路(古墓博物馆至洛吉快速路段)、后洞路(洛吉快速路至规划六路段)、后洞北路(洛吉快速路至规划六路段)打通工程、玉屏路(瀍涧大道至春都路段)打通工程、魏紫路(嵩山北路至周山大道段)打通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嵩山北路(邙岭大道至状元红路段)打通工程征迁已完成放线工作,征迁厂房约1万平方米。二乔路(邙岭大道至规划北环路段)打通工程征迁已完成放线工作,征迁面积约6.06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公园游园绿地建设。祥云路游园、史家沟小游园、东道口小游园、魏紫路游园建设己完成;嘉豫门东侧小游园已完成90%。翠云峰立交至望朝岭连接线两侧绿化提升工程、王城大道北段两侧绿化工程已完成。
城市“双修”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市工作部署,完成丁家街、凤化街、东平街、西平街等4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治工程。
四河三渠治理任务稳步推进。一是完成中州渠(中州路至洛邑古城段)渠道治理及绿化亮化工程及中州渠(金业路至应天门段、中州路至人民街段)渠道治理及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约44793.49平方米、完成破除及建设护坡26663平方米、完成清淤9090立方米、建设亲水步道4468米、垃圾清运10819立方米、道路与广场硬化铺装面积15189.76平方米以及建设完善漫步道路、拱桥、仿古凉亭等其他相关基础设施。二是开展实施铁路防洪渠(英雄路至陇海铁路暗渠北口段)暗渠改明渠工程,完成玻璃厂路高架至定鼎路高架段渠道、景观、广场铺装、雨污水、绿化给水、室外绿化、园林仿古工程等内容。三是开展实施东陡谷游园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B区域种植草皮约13000平方米,种植植物品种20类、120000余棵;南、北停车场,入口广场,广场景墙,乐道,水系浅水区挡土墙,栈道柱子,风荷长廊,滨水平台已完成;儿童广场沙坑、亲水平台浇筑基础混凝土垫层完成,渠西侧绕水系乐道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50%;A区域南侧西部清表、微地形工作,广场,乐道及花池砌筑已完成并种植植物品种18类,36000余颗,A区渠西侧大地形整理完成并种植植物品种10类,50000余棵。四是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及入河排污口,今年来,完成辖区内河渠沿线10个排污口整治工作。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是完成续建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二是2021年申请上级资金1.2亿用于计划改造的56个老旧小区,目前已完成90%工程量;三是制定印发《老城区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提质实施方案》,成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暨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分包片区。2021年计划对马路街、建机厂、起重机厂等12个片区13000余户进行集中连片改造。目前2021年12个片区设计方案已制定,已全部进场,国花路片区已完工。重点打造莲花寺片区、起重机厂片区、建机厂片区三个特色亮点小区,其中莲花寺片区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
积极推进人防工程维修加固项目,对东南隅办事处一单元、西南隅办事处五单元进行维修加固。配合做好辖区房建项目前期人防手续办理工作。
四、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1915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批发零售业618588万元,同比增长8.4%;住宿餐饮业完成营业额93327万元,同比增长3.5%。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7084万元,同比增长50.9%,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8.9%。
五、财政
2021年,老城区继续推进和深化财政改革,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做到强化征管抓收入,突出重点惠民生,深化改革促发展,依法理财严管理。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89932万元,同比增长1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际完成109791万元,同比下降22.5%。
六、教育卫生
2021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小学18 所,245个班;区属中学4所,61个班;特殊教育学校1所,9个班。小学在校学生达10558人,中学在校学生2313人,共有小学教职工523人,中学教职工 28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6人,特殊教育工作者10人。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科学历及以上专任教师数695人,其中研究生31人。教学环境和设施不断改善,年末学校占地面积达24.8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11.56万平方米,各类学校拥有固定资产1.57 亿元。
积极完善卫生服务网络,目前我区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6家,卫生院1家,标准化卫生室23个,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形成较完善的“15分钟就医圈”。各社区服务机构紧紧围绕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下基层活动。一是积极开展家庭医生进社区活动,每季度一次对全区249个小区进行覆盖式义诊。二是制定《老城区基层服务优质行活动实施方案》,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内涵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目前辖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已经全部达到基本标准以上水平,其中2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扩大免疫规划,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对适龄儿童进行各种疫苗查漏补种。严格按照 “三规范一意见”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巡查督导工作制度。辖区预防接种门诊和产科接种点信息化系统使用率达100%,适龄目标儿童信息录入系统率达95%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七、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21年,我区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健全培训、政策扶持、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全区就业创业工作。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5940人,完成率115%;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1472人,完成率17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29人,完成率111%;农民工返乡创业完成21人,完成率105%。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完成5193人次,完成率207.7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39人次,完成率11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训完成331人次,完成率82.75%,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完成4813人次,完成率96.26%。
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推行“互联网+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模式,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监管,及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受理投诉案件中,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截止目前,今年共处理各类争议案件141件,结案率95%,调解率62%,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养老服务创新发展。新建、改扩建“乐养居”13个,共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在建6个,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9个。全区共有公办敬老院1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2家,共拥有养老床位1419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6.4张,2021年新增养老床位数110床。
儿童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目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认定17人,按照每人每月950元标准进行发放,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补贴12.2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全区共办理收养手续6例,合格率100%。已建成的11个儿童之家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和用品,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22.7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64.1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6.9元,同比增长8.4%。
八、人口
2021年末全区总人口(公安部门提供)为65028户,总人口169373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45803人,乡村人口为23570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经济指标数据为最终认定数,凡与本公报数据不符的均按本公报数据为准。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各项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